据新华社2月18日消息,我国首个生态核电示范项目广东太平岭核电站预计2025年投产发电。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电力负荷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太平岭核电项目投产后,每年新增供电约占大湾区目前用电量的7%,能够有效支撑大湾区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生态核电示范项目,核电站选址、设计、建设、运营和退役全周期,会考虑缩减环境影响和资源占用,在施工和建造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这不仅能够降低核电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损害,兼顾经济与环境效益,也有利于降低公众对于核电的抵触情绪,减少核电发展的障碍。
供能粤港澳大湾区
太平岭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春节以来,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项目建设加力提速,现在已进入设备安装高峰阶段,预计2025年投产发电。
建成投产后,这里每年供电500多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约1512万吨,每年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416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造林近11.3万公顷,创造绿色GDP200多亿元,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比较发达,用电需求大,火电项目较少,用电以清洁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中,风电光伏占用土地较大,而广东大片平整土地少、用地紧张,核电是比较好的选择。广东有发展核电的基础,太平岭核电的建成有利于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用电需求,减少火电的使用和建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根据北极星电力网盘点的2022年各地核电发电量情况,广东省以1148.6亿千瓦时排名第一,同时,广东也是2022年发电量排名第二的省份,仅次于内蒙古,核电约占全省总发电量的18.8%。
而从全国来看,2022年我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177.86亿千瓦时,仅广东一省的核电发电量就超过全国核电发电量的四分之一。
作为核电第一大省,广东省拥有我国第一座大型商业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此外还有岭澳、台山、阳江等多个核电站,不仅满足省内使用,而且还是供港的主力,大亚湾核电站每年输送到香港的电量占香港总用电量的1/4。
生态核电概念落地
相比于大亚湾核电站,即将投产发电的太平岭有哪些不同?首先是技术层面,大亚湾是我国第一座引进外资、设备和技术建设的大型核电站,而太平岭项目采用的则是我国自研的“华龙一号”技术。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具备安全性高、技术成熟可靠、产业配套能力强、经济性好等优势,目前设备国产化率近90%。据了解,在安全方面,“华龙一号”采用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创新性采用“能动加非能动”的安全设计理念,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满足我国和国际最新核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在安全、技术和经济指标上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
林伯强认为,“事实上,核电的安全性和清洁性比风电光伏、火力发电都要好,是推动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的未来技术。目前国内的核电项目未出现过重大事故,核电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太平岭核电使用的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技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便能验证其安全性”。
除此之外,太平岭还创造了一项全国第一——该项目是我国首个生态核电示范项目。近年来,随着我国核电技术日趋安全、清洁、高效,生态核电的概念应运而生。
核电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共生、互生和再生的“三生论”关系,是生态核电的基础理论,要求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建立可持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一方面,通过技术、设施优化和改造,使核电站对周边环境影响降到最小;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设计布局,使核电站在建设的同时,能够让周边自然环境尽可能保持原有形态。
“建设核电站的工程中,涉及到用地、排水等方面,生态核电强调在施工和建造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例如施工完成后恢复植被等措施。”林伯强说。
让公众逐渐成为“决策者”
我国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束国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由“核电站”到“生态核电站”,绝不仅仅是两字之差。在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社会公众更广泛参与项目落地决策的今天,生态核电是破解时下核电事业发展困局的重要举措。
核电是清洁环保的能源,其正常运行时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很小。“但是,虽然现有的核电站都采用了较为严格的安全标准,但是核电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较为集中,也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对于核电的抵触情绪也成为核电发展的主要障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吴微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相关的理念不仅能够降低核电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损害,兼顾经济与环境效益,也有利于降低公众对于核电的抵触情绪,减少核电发展的障碍。”吴微认为,生态核电概念的提出,在核电项目规划、设计、建造、运维各个环节均考虑对周边生态的影响。
根据规划,在运行阶段,生态核电项目将重点监测核电项目运行中各类放射性及非放射性污染物的实际影响,在规程中适度扩大信息公开程度,将社会与相关企业纳入社会责任与融合发展评估体系,使公众从“邻避者”逐渐转化为核电建设“决策者”。
此外,生态核电项目还将充分考虑周边产业、交通、居民点、保护区等社会方面发展需求,帮助解决周边群众的就业、道路、居住、教育等现实困难,打造相关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区域就业,带动地方产业升级,使项目与地方群众共享经济红利。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