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伐檀
第一段:伐檀原文及翻译带拼音
关于诗经中的《伐檀》,其原文为:檀车中军,鹄倚方山
檀车(tán chē):檀车为一种纺车,古时女子纺纱常用,也有用于制作乐器、书画工具等。但古代诗经中,“檀车”通常指军车。《诗经·小雅·北山》云:“北山有狐,檀车绥绥。”可知在古代,军车车轮的轴杆和横杆之间使用的木材也叫做“檀车”。
中军(zhōng jūn):古时的军队按照排列的先后位置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后部是防止敌军的反攻,前部是先头,而中部是主力部队。此处指出檀车所属的中部军队。
鹄(hú):古代鸟名,即天鹅。天鹅通常身材高大,脖子长,颈部和背部都是白色的。天鹅叫声优美宏亮,壮阔肃杀。此处指鹄鸟停留在方山(fāng shān)之上,表达了王者威严和坚定。
翻译:中军的檀车,站着一只天鹅倚靠在方山上。
第二段:诗经的历史背景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诗经》包含了我国先民从商代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文学。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青少年教育方面也极具价值。
《诗经》里的伐檀,视为周武王伐纣所献赵伯苍的歌曲。据传说,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赵武石教授周武王弹奏此曲,被周武王赏识后,便上谯(qiáo)郊,为虔诚的向天祭祀之完礼乐曲。
历史上周武王作为带领周朝伐纣之人,获得了和平年代的开端。长期的流亡生涯以及与周公旦(dàn)配合的妙手,使周朝的伐纣战争得以顺利进行。而在纣王覆灭之后,周朝得以繁荣发展。
第三段:文章给我的启示
伐檀这首古代诗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种威严大气的氛围。虽然时隔千年,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中感受到王者的风范。
在诗经的历史背景之下,伐檀歌曲是一种向周武王的致敬。我认为向历史中古代崇高的价值观致敬,有助于我们着重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信。研究与传承我们文化古籍,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珍视当下的生活,保持一份深刻的历史观念,爱护我们的祖国。
总之,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更有张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