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答案总结
第一章 等式与方程
概念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等式、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在课本中,给出了等式和方程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对其进行了解释。同时,还引入了解的概念,以及解等式和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重点习题解答:
1. 解释等式和方程的含义。
等式是由两个表达式用等号连接而成的语句,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解方程2(x-3)=8,画出方程的解集。
首先将方程展开,得到2x-6=8。然后,将未知数移到一边,将常数移到另一边,得到2x=14。最后,将方程化简得到x=7。所以,方程的解集为{x=7}。
3. 运用逆运算解方程3x-7=8。
首先将常数移到一边,将未知数移到另一边,得到3x=15。然后,将方程化简得到x=5。所以,方程的解集为{x=5}。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认识
概念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性质。在课本中,给出了点、线、面的定义,并介绍了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和相关属性。同时,还讲解了几何图形的命名规则和判断方法。
重点习题解答:
1. 给出⊙O是一个圆心在原点的圆,半径为3。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由于半径已知,所以可以直接使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²,其中r为半径,π取3.14。所以圆的面积为S=3.14*3²=28.26,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所以圆的周长为C=2*3.14*3=18.84。
2. 给出四边形ABCD,AB=BC=3cm,∠ABC=90°,找出四边形的类型并计算其周长。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矩形的周长公式为C=2(AB+BC)=2(3+3)=12cm。
3. 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该命题为真。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第三章 图形的相似与全等
概念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相似和全等图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判断和性质。在课本中,给出了相似和全等图形的定义,并介绍了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或全等的方法。同时,还讲解了相似和全等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重点习题解答:
1. 判断以下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ABC≌∆DEF,AB=DE,AC=DF,∠A=∠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根据题意可知,AB=DE,AC=DF,∠A=∠D,所以∆ABC≌∆DEF。
2. 已知ABCD为平行四边形,E为BC的中点,F为AB的中点。判断∆AFC与∆CED的关系。
由题意可知,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FAC=∠CDE,且∠ACF=∠CED。同时,AF=EC,所以∆AFC≌∆CED。
3. 在正方形ABCD中,P为AD的中点,Q为BC的中点。判断∆APQ与∆BQC的关系。
由题意可知,AP=QB,PQ=QC,所以∆APQ≌∆BQC。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的总结,主要涵盖了等式与方程、几何图形的认识以及图形的相似与全等等内容。通过掌握这些习题的解答方法和相关概念,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