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榨油到底能不能吃#
一篇文章关于农村自榨油的文章再度引起网络热议。
最近几年关于农村自榨油的话题一直是网友们的讨论话题,有人认为农村自榨油不仅能吃,而且好吃,逻辑也很简单,我奶奶吃了几十年都没问题,怎么到了现在就被说成有问题了呢?
有人则认为农村自榨油不能吃,虽然吃起来香,但是首先原料来源无法保障,即便是自带原料,用来榨油的机器和各种器械难得清洗,上面依然会存在大量的霉菌毒素,最关键的是小作坊生产出来的自榨油缺乏检测环节,有害物质超标与否无从得知,油品的安全自然也就无法保证。
那到底农村自榨油和超市卖的商品油哪个更好呢? 从生产工艺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农村自榨油的流程相对比较简单,我们就以花生油为例进行简单讲解。
自榨油坊老板将顾客带来的花生米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大粒的花生米会被破碎成小颗粒。
然后将小颗粒的花生碎放入炒锅内进行翻炒,这个过程大概需要持续1个多小时,将花生碎炒至7成熟。
炒过的花生会被运输到压榨滚筒内,一边会流出压榨出的花生油,另一边会形成花生饼,花生饼多数都会被加工成动物饲料,也有少部分被食用。
被压榨出来的油还不能直接食用,还需要经过两道过滤,将里面的油垢过滤出来就可以装桶带走了。
超市买的商品油生产工艺就要复杂很多。根据不同的原料,工厂会采取不同的榨油工艺,常见的有压榨法、浸出法、预榨-浸出法。
压榨法根据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又可以分为热榨法和冷榨法。热榨法是将油料作物种子炒熟后榨取,而冷榨要求在低于60℃的环境下加工。热榨油气味浓厚,产量高,残渣少,容易保存,冷榨油营养成份保留完整,但出油率低。
浸出法则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和脱酸的“六脱”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加工成本低,出油率高,颜色漂亮等优点,但是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成分被破坏,且有溶剂残留问题。
因为浸出法和压榨法生产工艺的不同,对营养成分的营养不同,食用油的标准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压榨油和浸出油 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 1、花生油、芝麻油多采用压榨法。流程为清理-软化-轧坯-蒸炒-压榨-毛油-过滤-清油。
- 2、大豆油、玉米油则多采用浸出法。流程为清理-轧坯-结粒-浸出。
- 3、菜籽油则是采用预榨—浸出法。流程为清理-软化-轧坯-蒸炒-压榨-浸出。
从生产工艺上不难发现,农村自榨油确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首先,自榨油并不会进行原料安全检测,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农药残留、霉菌毒素超标等问题无法避免。
尤其是霉菌毒素超标,霉菌毒素中的黄曲霉毒素在2017年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 被列入1类致癌物清单之中。其毒性比我们熟知的剧毒药物氰化钾要强10倍,比剧毒农药1605的毒性强28-33倍。
而且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稳定,对光、热和酸稳定,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即便在pH值1-3的溶液中也只是稍分解,如果食用油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大概率都会被吸收进入体内。
而在大家关于自榨油能不能吃的争论中,常说:“我家自榨油都是自己亲自选的最好的原料,不会存在霉菌毒素问题。”实际上上海《名医话养生》节目实验证明,即便是全程亲手操作的自榨油,依旧无法避免黄曲霉毒素。
其次,生产自榨油的多是农村小作坊,据了解,很多小作坊一年只有在秋收后的2-3个月才会开门,而且榨油的机器都不会进行彻底的清洗,加工机器也都不是密封的,机器上的机油、灰尘等都会不可避免地落入到榨油的原料之中,导致食用油被污染。
最后,农村小作坊生产出来的自榨油在食用前并不会进行严格的成分检测,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无法确定。
虽然自榨油看起来全程都是在消费者的眼下进行操作的,而且不会添加任何添加剂,是安全的食用油。但实际上其中存在着很多隐性的不安全因素。
基于此,不少人建议取缔农村自榨油小作坊,目前已经有地区采取行动,将小作坊列入禁止名单,甚至关停了一些店铺。
当然,商品油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尤其是浸出法,浸出法的原理是利用轻汽油将油料作物中的油脂溶解出来,通过加热手段除去其中的轻汽油,生产出食用油的半成品,再通过脱胶、脱色等手段加工成我们吃的食用油。而即便是最先进的浸出油设备也难以保证不会有化学物质残留在食用油中。
为了让大家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用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标准,比如食用油的“透明度”、“含皂量”、“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气味”等,只要达到标准都是合格可供食用的成品油。
笔者说
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是不争的事实,毕竟通过眼观无法确定霉菌毒素、农药残留、机油等杂质的存在。
但自榨油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很多农民依然有自榨油的需求,更何况工业生产的商品油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在我看来,将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引入农村小作坊,既解决了小作坊生产自榨油不安全的问题,也满足了农民自榨油的需求。就像专家说的,农民小作坊首先满足自己需要,然后满足亲戚朋友需要,精心选原料,精心加工,我相信一定能做出比工业化流水线更高质量的产品。
对于只能吃商品油的城市消费者而言,购买商品油时也应该注意商品油上的标签,尽量购买热榨法或冷榨法生产的,而少选择浸出法生产的,相比于浸出法,压榨法生产的食用油安全性还是更高一些,并且其中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的保留也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