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正史上,关羽是很孤傲的一个人,这点儿上《三国演义》并没有丑化。关羽可以眯着丹凤眼,对着所有人说:“我观诸位,如插标卖首耳”,其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荆州丢了,刘备一统天下的梦碎了,到底是谁的错?是怪刘备,还是怪关羽?
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
是什么让关羽变得如此傲气呢?
要知道年轻时的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亡命之徒。要不是涿郡的刘备收留了他,待他恩如兄弟,他可能永远背着杀人犯的人设,走到哪里都摘不掉。 这时候的关羽,是傲不起来的,他可能有傲的能力,但没有傲的资本。因为他没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刘备身边的一个小混混罢了。
关羽的傲,是埋在骨子里,但又通过一些事儿,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如果非要给一个起点,我想应该是公元200年的春天。因为那一年的春天,曹操攻破徐州,刘备、关羽、张飞也是第一次被迫分开,刘备逃到了袁绍那里,张飞不知所踪,关羽则是投降了曹操。 关羽在曹操这里,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也第一次真正发挥了自己的价值,那就是作为曹操的偏将斩杀了袁绍手下的头号大将颜良 。这种成就,是待在刘备身边所没有的。跟着刘备,只有无穷无尽的败仗,输了或许还要背锅。跟着曹操就不一样了,他会给你最优质的资源,输了他接锅,赢了是你牛掰。
但关羽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曹操,或许是因为曹操抢了自己求了几次的胡寡妇?真实原因一言难尽。 演义中所谓的“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其实都是不存在,那是罗贯中在给男主角关羽贴金,历史上他可是直接降了,没那么多幺蛾子。
离开曹操后,再投刘备,关羽的人设就和以前不同了,现在的他是万军丛中斩杀颜良的大将,是连曹操都舍不得放手的人才。 但此时的关羽,傲气暂时压制住了,因为跟了刘备,又开始屡战屡败,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
关羽和诸葛亮谁更有价值?
直到有一天,刘备遇到了诸葛亮,一切就和以前不同了。用刘的话说,就是“我遇到孔明,就像鱼儿遇到了水”。 刘备遇到关羽、张飞时,可没有这么说。一些不懂三国历史的网友说,诸葛亮连给关羽倒洗脚水都不配,说这话你看刘备答不答应?
刘备如果没有遇到诸葛亮,估计也只能高歌一曲《像我这样的人》: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五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幸运的是,在他47岁时,还是遇到了诸葛亮。 可以说,诸葛亮让整个刘备升华了,变得不再迷茫,变得再次充满了激情。这些,关羽和张飞都做不到。
关羽和诸葛亮比起来,显然诸葛亮更有价值。
论功行赏,刘备为何封关羽为“元勋”?
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又配合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随后拿下了荆南四郡。 这时候,三足鼎立的趋势已经初步形成,刘琦死后,刘备更是成为名副其实的荆州之主。随后刘备论功行赏,给了关羽头功,而不是诸葛亮。
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刘备封拜关羽为“元勋”,“元勋”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解释,首功,或者极大功绩的人。
唐朝安史之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平定的,所以都被称为“元勋”。详见《旧唐书·郭子仪传》:
“帝以子仪、光弼俱是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立元帅,唯以中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
刘备立关羽为元勋,而没有立张飞、诸葛亮等人,是张飞和诸葛亮功劳不如关羽吗?
显然不是,当初关羽舍弃高官厚禄,重投刘备。如今刘备创业初步有了成效,最该奖励的人必须是关羽,而只有以关羽为“元勋”,才不会引起百官的不满,如果以诸葛亮为“元勋”,就算其他人服,关羽和张飞也不会服。
刘备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却又是错误的。他这样的决定,使得关羽更加的膨胀,真以为刘备取荆州他自己该拿这个“元勋”,而从来没想过,这是不是刘备给他的面子,或是其他的考虑呢?关羽这样的武人不会去考虑。
关羽其实很单纯,主要是平衡被打破了
随后关羽守荆州,刘备取益州,配合也算默契。但刘备拿下益州后,这个平衡被打破了。 刘备并没有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策划,以益州和荆州为根本,经营数年,待天下有变,和关羽同时出兵,自己率益州之众出秦川,而关羽率荆州之兵攻打宛、洛,两面包夹,击败曹操。 而是听信法正之言,以疲惫之师和曹操强争汉中,尽管后来取得了胜利,拿下了汉中,但他拿下的不过几个空城罢了,毫无实际意义。因为曹操早就征讨张鲁时,就把汉中的人迁到了中原地区。
据《三国志张既传》记载:
张鲁既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曹操在汉中之战,不过损失夏侯渊一员大将,数万士兵,根本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既然把诸葛亮当作水的刘备,都能把诸葛亮的“隆中对”丢到了脑后,关羽凭什么还会按照诸葛亮的策划一步一步走呢?
刘备拿下汉中后,忙着称王,忙着封赏,这边关羽就不乐意了,征益州没参与,征汉中又没参与,前段时间还把荆州的一部分给了孙权,关羽的权力越来越小,这刘备到底是啥意思呢?
群臣表奏刘备为汉中王的表中,关羽的名字更是排在第六位,在诸葛亮之后,官职依然是杂牌的荡寇将军,而此时排在第八位的黄忠,因为在汉中之战的出色表现,已经升至“四征将军”中的征西将军,比关羽还要大。 以关羽的性格,他能受得了这个?尽管刘备当了汉中王后,重新将关羽提升到了前将军,但关羽心里还是不爽的,还说出什么“不愿和老兵为伍”之类的话,其实他自己心虚功劳比不上黄忠,黄忠可是实打实的斩了夏侯渊,自己斩了颜良还是跟曹操混的时候。
刘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仅封关羽为前将军,还给了他“假节钺”的权力,这意味着,荆州可以随关羽怎么玩儿,除了自己,谁都管不了关羽。
有人说关羽攻打襄樊是和刘备攻汉中同步进行的,说这话的人显然没有认真的看《三国志》。 刘备的汉中之战,早在公元219年的6月份就结束了,刘备称汉中王是在7月,而关羽出兵攻打襄樊,是在公元219年的秋季,关羽利用秋雨连绵的特点,击败了于禁,水淹七军。
《三国志关羽传》上是这么记载的: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关羽是思想其实很单纯,他贸然攻打曹仁,原本只是为了取得一些功绩,好对得起“前将军”这个名号,结果没想到一下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他又不懂得趁好就收,妄图一举攻破襄樊,杀入洛阳,这样自己的“元勋”谁都夺不走了。
总结 荆州之失,一方面是刘备给了对关羽太过放任,给了他太大的实权;另一方面是关羽的孤傲和自负,害了自己。诸葛亮在荆州问题的态度很明确,在“隆中对”中也说的很清楚,刘备作为一把手不听,关羽自以为是二把手,也不遵从。
想要保证荆州不丢,除非把关羽换了,但显然换掉关羽,刘备第一个就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