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举:十岁“猿猴”翻译家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成年人,连孩子也能充当别人的老师。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关于孔子后裔孔文举十岁翻译的故事,令人赞叹这个小猿猴般聪明的孩子。
翻译江淮的姜子牙
孔文举是孔子第四十代孙,出生在东晋末期的一个世家之中。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有位姓丘的人受命去征讨江淮一带的盗贼,但由于不懂当地方言,无法同当地百姓交流。幸好孔文举在场,他用流利的当地话与百姓交流,帮助丘人平息了这场叛乱。
孔文举的翻译能力并非偶然,他在家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据说,他年纪还很小,就已经会背诵《易经》、《论语》等经典,加上他聪明伶俐,所以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色。
调解两国争端
有一次,南齐国派人来找孔家的家长孔琳,请求他出面调解南北朝两国之间的纷争。孔琳便召集孔文举和他的侄女孔悦到场,让他们合作翻译。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两国达成了和平协议。
这件事在当时的历史上算是轰动一时,不仅是因为两国之间的争端解决了,更是因为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能用流利、准确的语言跨越国界,让各方听得明白、说得清楚。
流芳百世的“猿猴”
孔文举在未成年时代就显示出了异于常人的翻译天赋,不难想象他长大后将会成为怎样的文化大家。不过,孔文举并没有像他的祖先一样成为一位大儒,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翻译。他一生著书立传,特别是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品,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译本。
值得一提的是,孔文举小时候翻译江淮方言时,他的语言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当地百姓的影响。人们认为他就像一只猿猴,叫他“小猿猴”,孔文举这个绰号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国书法界,还有一个叫做猴王的名家,便是以孔文举为榜样,以猿猴之形、书之神韵为创作意象。
,孔文举的翻译天赋不仅让他在十岁时成为了当时“猿猴”般的传奇人物,更让后人惊叹他多才多艺的一生。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我们努力追求自己的兴趣,更让我们意识到,不论你是年幼还是年长,只要你有热情、有耐心,就可以在各个领域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