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凭》—— 饮水思源
一、朝花夕拾的由来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8年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描写了他在童年时期的往事,梳理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描绘了一个风雨兼程,生命波澜起伏的过程。标题《朝花夕拾》是借用诗人辛弃疾的《青溪》中的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意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捡拾美好记忆。此篇文章后来被收入《呐喊》之中,他以这篇小说向中国革命文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这部作品表达了他的革命情怀和对文学艺术的思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
《朝花夕拾》十分贴近生活,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全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思想道出了鲁迅心中的那份怀旧之情和对日益衰败的社会的悲愤,以此对于中国革命的兴起进行了呼声。文章中叙述了鲁迅童年时在浙江小镇度过的青春岁月,描绘了周围人们的陋习,对革命事业的无知与冷漠,使得他们“愚陋如动物”。这种思想也从中提现出来:鲁迅一直认为中国需要革命去扫除民间陋习,建设富强的中国。对于革命兴起后的中国文化,意味着反抗精神的振兴和文化的前进。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揭露出的这种港式的心理状态,饱含针砭之言,在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所以,《朝花夕拾》具有很重要的思想价值和丰南高中英语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