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位新生儿并不友好;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超级大国,先后与中国的关系交恶,尤以1969年苏联在珍宝岛正式挑起了武装冲突,让中苏本不友好的关系上再一次雪上加霜。可是面对苏联强大的军事挑衅,我国解放军并未有任何退缩,迎难而上,与苏军在珍宝岛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火拼。
苏军的计划并未得逞,损失惨重,吃了大亏!中国各大纸报也纷纷对苏联的侵略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在报纸最为显眼的位置,印有毛主席语录: 世界上一切侵略者及其走狗,通通都要被埋葬掉,为期不会很远,他们一定逃不掉的!
珍宝岛的失利让克林姆林宫的政治军事高层代表们尤为愤怒,匍匐在北方西伯利亚的白熊们,却攻不下还在恢复建设家园的兔子,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要知道当日为攻下珍宝岛,苏联派遣了将近30辆坦克、多部装甲车、炮火覆盖深达将近10里,在军事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一座小小的珍宝岛都夺不下来,不仅有损苏联大国的颜面,也让他们正视了中国。如今的中国虽然尚在薄弱,但日后必然是强有力的对手。
所以苏联酝酿了一个更深层的计划,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并进行严厉的核打击。而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坐山观虎斗,中苏关系的交恶让美国认为,是渔翁得利的好机会。面对全球掀起的共产主义运动,对美国这种新兴帝国主义国家来说本是苦不堪言;再有苏联的军事力量可与美国匹敌,而中国也在研发自己的核武器,若是两国关系再深度发展,美国世界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
那么中苏关系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
美国又有没有得逞呢?
美苏两国獠牙毕现,势要蚕食中国,面对即将落下的铡刀,我国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废墟中站起来的。此时的共产国际光辉犹在,建设共产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尤其是在斯大林执政期间,双方关系达到顶峰,基本处于蜜月期,甚至还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限 30 年。
但蜜月期没过两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这位继任者,却对斯大林执政期间的政策进行了全盘否定。进行了各种修订策略,赫鲁晓夫成为了修正主义的代表,中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也逐渐开始分裂。
在外界环境上,地缘政治也是中苏矛盾的原因之一;立国之战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幅度提高,国际上无人敢小觑当时的新中国。尤其是在伟大的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未来的发展更是不容忽视。在此前提下,苏联是无法容忍自己将会有一个逐渐膨胀的小弟,如此发展会威胁苏联的地位,也会让苏联担忧边界的安全。
赫鲁晓夫登台之后,起初对中国的态度还是很友好的。1954年9月份来到中国,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周年的庆典。在庆典上,中苏两国领导人都发表了重要讲话,感谢了苏联援助的同时,赫鲁晓夫也描绘了中苏两国的美妙前景。这一演讲无不振奋了全国人民,大家通过赫鲁晓夫的演讲,更加坚固了中苏两国革命同志的深厚情谊,也对日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赫鲁晓夫回到苏联后,也确实兑现了他的承诺,先后支援新中国156个大型项目、关键技术领域突破,甚至是核武器的小范围支持。
很多人没有想到,我国核武器的起始发展,是在苏联的援助下开始的。这般亲密无间生死与共的情谊,让当日中苏两国青年们都缔结了深厚的友谊、爱情,“蜜月期”的两国人民,都在白桦林下,手风琴的音乐里,穿着布拉吉跳起活泼的舞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却埋藏着巨大的危机。
赫鲁晓夫的援助,是抱有极强的目的性 。当日的世界格局已经初露倪端,以美苏两大国家为首形成强枪对峙的局面,划分成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势如水火,为了先一步掌握世界格局,赫鲁晓夫势要把中共囊括在自己的红色阵营里。
但苏联和美国收小弟不同,苏联的大国意识极强,加入他的阵营,那么就极有可能丧失了国家自主权,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相当于成为苏联的一员。进行严格的意识形态控制、经济依附、军事渗透。
1958年赫鲁晓夫又一次访华,这次不加掩饰的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组建联合舰队”的想法。
当时,苏联的远程潜艇已经开始服役,苏联的舰队也在太平洋活动,苏联要在中国沿海与中国共同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乍一听十分诱人,不用我国出钱出力,他们免费给我们建立舰队和电台,这不是好事吗?
但毛主席当即指着翻译说道:“你给翻译翻译,什么是联合舰队?”
所谓的联合舰队,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干涉试探,有了“联合舰队”,苏联军队岂不是要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
英明的领袖毛主席只有一个态度:“英国人、日本人,还有别的许多外国人已经在我们国土上呆了很久,被我们赶走了。赫鲁晓夫同志,最后再说一遍: 我们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赫鲁晓夫灰溜溜的回到苏联,真是越想越气,越想越不甘心,毕竟嘴炮干不过湖南吐槽王,但我拳头比你硬啊。
你们中国态度刚,行,那看看谁的拳头大。
苏联不仅撤走了对中国所有的援助,甚至开始频繁在中国边界上挑衅,据统计,从1964年10月到1968年3月,在绵延6000余公里的中苏边境线上,由苏方挑起的边境事件,有4189起。
情感上中苏两国的感情受到了强烈的打击,在大局上又不得不大势所趋。昔日的朋友、恋人成为了敌人,只能隔着阵线遥遥相望。
但中国不仅要忍受昔日朋友反目成仇的悲痛和威胁,大西洋的白头鹰也在虎视眈眈。
朝鲜战争、台海危机等重大历史关头,让毛主席及中国人民认为,想要独立自主,决不能依附所谓大国强国,只能自己的拳头够强硬,腰杆子才能挺直。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当今尤是。当日面对美国的核威胁,让中共领导人当即决断,研发核武器。
因此20世纪60年代初期, 中国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发进程, 美国政府对此非常担心, 认为中国发展核武器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和核优势。美国总统肯尼迪甚至发言过,中国可能是日后最大的对手。1月23日, 美国助理国务卿哈里曼在致肯尼迪的信中提到:“在我看来, 您谈及的是关乎我国安全利益的最重要的事情, 是努力防止红色中国获得核能力和为此目的而与苏联合作的可能性。”
后来美国总统肯尼迪指示哈里曼寻求与赫鲁晓夫合作,而合作的目的竟然是要联手禁止中国核武器试验和开发。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苏在这一方面达成了短暂的和谐,因为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中国。
终于在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全面爆发,苏军占领珍宝岛失败后,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主张对中国实行核打击, “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另外有人提出, 有限地对中国进行“核外科手术”, 摧毁中国的核设施。
6月和8月, 勃列日涅夫一度要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导弹部队,以加强核打击行动中的指挥力量, 命令在远东的战略导弹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等候发射命令。苏联可能希望通过利用空中优势, 摧毁中国的核武器和导弹设施, 以阻止事态朝这个方向发展, 同时用他们的威胁力量, 防止中国人在地面的报复进攻。
甚至放出豪言,要对中国进行“核外科手术”欲对中国进行毁灭性的核打击。
而当时的中国刚刚度过三年自然灾害,人们还没有完全解决完吃饭问题,更不要提军队建设,甚至军备都要拿来救助人民。尽管已有远见的研究核武器,可也只是刚刚起步,根本比不上苏联的军事力量,要知道他们当时真正的对手,是日后世界的霸主美国!
中国不仅面临苏联的军事威胁,同时临海的台湾也被美国占领,他们将核导弹对准了中国内陆,夹缝中生存的中国要如何化解即要发生的灭顶之灾呢?
第一步,毛主席及中共领导人,发动了舆论战术 。
9月17日, 毛泽东亲自给《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口号》加了第22条:“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 特别要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 全世界人民就应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 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
7日,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严正指出:“苏联方面又在中苏边界挑起新的流血事件, 同时反诬中国进行边界挑衅, 并且更加露骨地影射中国要对苏联发动核战争。”
21同日, 周恩来在中苏边界谈判中国代表团第一次会议上发言:你们说要用先发制人的手段来摧毁我们的核基地, 如果你们这样做, 我们就宣布, 这就是战争, 这就是侵略, 我们就要坚决抵抗,抵抗到底。我们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我才把这个话告诉你”。
由于中国利用各种场合, 通过各种渠道向美苏表明中国对于核威胁的态度和举措, 如此硬气的态度,势要与两大国鱼死网破。如此以来美苏担心核袭击中国造成的严重后果, 始终未敢打开核战争这个“潘多拉魔盒”。
从舆论上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第二步,就是动用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度过难关 。我们是人民共和国,伟大的毛主席曾曰: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而共产党起家,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发动群众,才能取得人民战争的胜利。
这一次,依旧如此。
1969年, 面对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和核威胁, 毛主席发布了九字真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同时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 各大中城市掀起了一场“深挖洞”的群众运动, 所谓深挖洞,就是在各大城市里开凿出防空洞。据叶剑英元帅研究,原子弹只对地表有伤害,却无法渗透到地底。开凿防空洞,地下通道,可以对人民群众进行深层的掩护。
1969年9月25日至27日,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 中央军委作战会议召开, 研究落实加强东北、华北、西北等“三北”地区的战备问题。
为了防止苏联的入侵和核打击, 全国进行了军民总动员, 准备随时迎敌;同时, 国民经济开始转向临战状态, 许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并转移到大小“三线”地区。任你原子弹再厉害,能轰平山地吗?西南云贵川到处是高山陡坡,这一道天然的屏障,可以保护中国刚刚起步的工业设施。
10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征兵百万的命令, 决定1969年冬季征兵109万人, 补充兵员 。同日, 根据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有可能突然恶化的估计, 中央还决定将在北京的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大批党政机关及其干部家属疏散到外地。
这么积极充分的备战状态,美国也不得不服,他们认为:“尽管存在重大的弱点和不足, 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相当强的防御能力。这些力量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和领土使得攻击中国的地面战争成为最可怕的选择, 即使是对大国而言。”
美国炸平广岛不同,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本就可以作为掩护;再者动用核武器,也会影响到日韩等美国殖民地,这让美国得不偿失;同时中共领导人领导的中国人民对战反应能力极高,这么有纪律性、有组织性、又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并不是热武器可以摧毁的。
而且这也有违人道主义精神,这让美国不得不深思起来,若是苏联一意孤行的使用核武器,是不是也会破坏以美国为政治核心的世界格局呢?
从国际形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 国际关系从两极向多极方向发展。虽然世界格局仍以美苏为首,但欧洲和东亚地区也迎来了经济复苏期。
欧洲和日本正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中苏同盟的破裂, 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崩离析,共产主义运动停滞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又迎来了经济危机,如此以来两大阵营的内部都出现了离心现象,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而这个威胁,也是转机 。
中国不再以苏联为核心,更不是刻板固守着意识形态,毛主席安从实际出发,纵横捭阖,积极调整外交策略,以“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拓宽了中国的外交渠道,不再仅局限于共产主义阵营。
所谓的两个中间地带是指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的地带,另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地带。我们不放弃自己的同盟,把外交重点转向广大亚非拉国家, 联合亚非拉国家、支持第三世界的国家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谋求建立国际反帝反霸统一战线。
到1969年, 中国的建交国已达50多个,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最早与法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不计前嫌,与日本通过“民间外交”的形式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在这基础上,中国的外交策略在中苏关系恶化后,迅速与美国建立了联系,准备以联美抗苏的形式,抵抗苏联的核威胁。
美国之所以改变了与苏联抵制中国核发展的策略,就是因为中国承诺了“不称霸”,这和苏联到处横冲直撞的个性不同,中国虽为落后,但仍以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辐射全球,致使美国相信中国的承诺。同时苏联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共和国,让地位本来下滑的美国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苏联再动用核武器,很有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到时候美国好不容易改变的世界版图,可能又要迭代。
由此美国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为中国抗衡苏联增加了砝码, 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对缓和世界局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三步走完,已经让中国不费一兵一组反败为胜,但毛主席还提出了一个策略,更让人拍案叫绝。
我们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土,资源这些都比不上人。有人的地方,就会建立革命根据地,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希望。即便苏联对中国要行使核武器,那我们中国人也并不怕。毛主席提出“搬家”策略,即是很好的反应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核武器轰炸之后的地表环境不能生存,那我们就搬到苏联去,联合苏联的无产阶级,推翻苏联的修正主义、帝国主义,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是一家,到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岂不美哉?那么苏联还能用核武器轰炸自己的家门吗?
此番策略一出,气的赫鲁晓夫脸红脖子粗,不得不与中国坐下来继续谈判。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和平不是靠退让,是要靠拳头去争取。我们不称霸、不强权,提枪上阵也只为保卫人民的安全和财产。先烈们的生命与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为我们换来了今日的和平,我们更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也不惧怕帝国主义的威胁。毛主席以“黑暗丛林法则”制衡了当日美苏的核威胁,今日我们更要挺起腰杆,接过先辈们的旗帜,承担起社会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