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字太常,号稼轩,以郎吏身份踏入官场,因与新党对立而被贬黄州,后复起用文学官职,可惜激烈政治斗争的影响下,他没有担任高官,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深感世态炎凉。他一生切守节义,对民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献策,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
诗词风骨,声韵相生
辛弃疾堪称是南宋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热爱诗词,以诗词骨骼、音韵斟酌、意境鲜明著名。他的情感丰富而直白,善写空灵感怀,对于着力描写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艺术价值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中国古代文学精华的载体
辛弃疾的东坡学派注重实用性,与人民大众更为接近。他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诗词多方面的表现方式融合在一起,如《汉江临泗州二首》所表现的民生福祉。
2.继承唐诗风格
辛弃疾承接唐诗的风格,追求卓越诗品,独创清新豁达、意蕴深邃的风格。他在爱情、自然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眼光、视角和才华。
忘忧才情,凌云飞翔
南宋时期,辛弃疾创作了一系列名篇,包括《永遇乐》《青玉案·元夕》等。从《青玉案·元夕》来看,他的诗歌中充满了豪放不羁的细节,毫不退缩的表达了咏古、咏物、咏人、咏情等多方面的诗歌思想及其内涵。
1.《青玉案·元夕》
词以情感流露、细腻表达、意象丰富和音韵悠长等优秀品质著称,是辛氏词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代表作之一。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首词通过写生的方式展示了夜路的辛酸和风景的绝美,其雅致的文学语言和深化的思维深刻刻画出了对生活的无尽思索。
清操逐退时政,一代文学宗师
辛弃疾在政治上不怕权贵,弘扬正义。尊重民生,与士族子弟不同的政治主张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他坚持个人操守,意气风发地留下了形象性人物,也留下了他一生的难忘诗篇。
1.反对门第
辛弃疾反对以门第看重长才,他认为人才应该普及,而不应该局限于特定的个体。
2.反对自杀
在他看来,自杀只是件不智之举。他认为,面对挫折应该以一颗开阔的心态去理解人生。
辛弃疾是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哲学乃至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其诗文代表了中国宋代文学风格的最高标杆,成为独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