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初,我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管辖的一个县城 下的农村生产队。在我的记忆中,少年时代让我们最快乐事的莫过于看露天电影。
1972年春天,县里要求各生产大队(以下简称大队)抽出一个又红又专的青年,到县里由县电影公司培训1约个月,然后县里统一配备电影放映机、银幕等器材设备,五一节后开始在各个生产小队(以下简称小队)放电影。我们大队一共有6个小队,各个小队都播放完,要一周左右。
一、那时的电影放映员,就是我们少年心中的偶像。
(一)放映员要求又红又专。 1970年代初期,正是文革末期,要求放映员必须又红又专。红就是三代贫农,专就是初中毕业,心灵手巧,多少要懂点电,能摆弄明白电影机。如果你是地富反坏右家庭出身的青年,对不起,这放映员的工作不是你能干的。
(二)我堂兄当上了大队的放映员。 我远房堂兄恰好符合这些条件,尤其是他以专和巧在公社闻名。巧到什么程度?那个年代男孩子都喜欢玩儿枪,可哪有真枪给你小孩子玩?多数是用八号线和车链子做“洋火抢”,要么找木匠做个木头的手枪。而我这个堂兄,自己竟然一没找钳工二没找木匠,自己土法造出一个“冲锋枪”,单发肯定没问题,能不能打连发没问过。所以,大队的放映员他自然是首选。他放电影放的真好,再烂的胶片也很少卡住,也很少烧片子。
(三)放映员工作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社员人人羡慕。 为什么?首先他享受生产大队脱产干部的待遇,记工分也是最高的。其次,到哪个生产队放电影,哪个生产队负责安排派饭。第三,放映用的电影机、拷贝箱(就是电影胶片箱)、银幕布和两根一丈多长的松木杆子,由各个生产队马车接、马车送。第四,他是最先知道要放什么电影的人。
(四)堂兄不去吃派饭,吃住就在我家。 堂兄从开始放电影开始,只要到我们小队,就在我家吃住,队长排到别家他不去。其中的原因,一是堂兄刚出生时,大娘奶水少,母亲哺乳他近1年,对我母亲有感情;二是母亲这个人性情温和、爱干净,善良体贴人。每次爱睡懒觉的堂兄住到家里,母亲都单独为他做个鸡蛋糕啊,卧鸡蛋啊或者单独买块豆腐做好,放在锅里热着,等到日上三竿了,堂兄起床再吃。
二、看电影是当时生产队男女老少,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最高兴的事。
那个时候的小队,除每天队里大喇叭播放公社广播站的播音,再了解不到外界任何小消息。50多户社员,有话匣子(就是收音机)的也就六七户。每天干完活了,等学生写完作业,为省电就是睡觉。文化生活基本没有。电影的播放给我们这个近400人的小队带来的欢乐是无以言表的。
(一)坐着或站着看电影。 我们那里,一般在每年5月1开始到10月末放电影。11月到次年4月因为天气寒冷,室外没办法看电影。如果是在自己所在生产队,还能拿个板凳占个位置,可如果去别的生产队,没办法带凳子,天气暖的时候就坐在地上,天气一冷只好“起站票”了。
(二)放电影前的准备工作。 那时不论是本小队还是外小队晚上放电影,我们一帮淘小子都会早早赶到现场。露天电影设备也很简单,一个电影放映机,两根挂放电影银幕幕布的松木杆子,一个音箱。一般太阳要落山时,栓好银幕和音箱的两根松木杆子就已经竖起来并固定好了。剩下就是等天黑了。
(三)看电影最怕停电和下大雨。 那时农村的电力啊,为了保工业生产,白天也偶尔会停,但更多是晚间。有时候一部精彩的看得正在高兴头上的电影,突然停电了,真是很扫兴。又是要等1小时,也有2个小时也不来电。也有盛夏或者秋季,正看得高兴那,一场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现场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扫兴地回家睡觉了,第2天再重新看吧。
(四)电影是那是农村难得的社交聚会场所。 那时大家总是提前知道今天晚上队里要放电影。所以,生产队长都会提前放工,让社员回家早点吃晚饭。我们队里那是男女老少快有200多人了。吃完饭,大家都不约而同赶到队部。
在天还未完全黑下来前,男人们多事聊些今年生产上的事,预测一下今年年成如何啊?一个工分能值多少钱啊?小队今年副业能赚多少钱啊?家庭妇女们也不闲着,大嫂啊,你家丫头今年多大了?二嫂啊,你家小子今年是不是该找对象了?看看我家丫头咋样,要不咱两家割亲家吧?你家老母猪这窝下了多少猪崽啊?自留地里胡萝卜、大白菜、土豆长的咋样?
我们这些半大小子,要么玩藏猫猫,要么玩抓特务,要么玩好人战胜坏人的游戏,一伙扮演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或者志愿军,一伙扮演挨揍的白狗子、日本鬼子、蒋匪或美国鬼子。
等到电影正式开演了,全场立刻鸦雀无声了,所有的眼睛都盯住银幕了。
三、我们喜欢的电影和明星
(一)看正片前必经的三步。 天黑下来了,想要看到我们最喜欢的正片,还要经过这三步 :第一步,队长讲话。 如果有大队的精神要传达,或者明后天有重要的生产任务下达,或者哪个社员家最近要办喜事、要盖房子,你再着急也要等队长大人把话讲完。 第二步,正片前的加映片。 一般先是一部《新闻简报》。
比如:《毛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毛主席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等等。二是科教片,如《天体的来龙去脉》、《蜜蜂王国》等。然后是一部动画片,如《东海小哨兵》、《半夜鸡叫》、《鱼童》、《大闹天宫》等,等到我们喜欢的正片开演了,至少半个小时过去了。 第三步,演正片。 文革后期,最初主要是八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有时是故事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侦察兵》、《渡江侦察记》、《青松岭》、《决裂》、《春苗》等。
那时候也有外国电影,有阿尔巴尼亚的《脚印》、《第八个是铜像》,朝鲜的《买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和反特片《看不见的战线》等为数不多的几部。
(二)我们这样追喜欢的电影和明星 。
1:大人们喜欢与农村生活相关的片子。 那时,大人们对样板戏谈不上喜欢,新闻简报倒是大人们比较爱看的,对于《地道战》等战斗片、《野火春风斗古城》反映地下党的和反特的《秘密图纸》比较感兴趣,但他们最喜欢的是《青松岭》以及后来的《甜蜜的事业》,因为这些片子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总是能引来他们开心的笑声。
2:半大小子喜欢战斗片、反特片和地下党的片子。 那时我们最喜欢的战斗片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渡江侦察记》,反正战斗的画面越激烈,越受我们喜欢。看到勇士牺牲了,我们也跟着难过,看到敌人成片倒在战士枪口下,我们欢呼雀跃。反映地下党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剧情曲折有时看得让人心都悬起来的故事片也是我们钟爱的。《东港谍影》、《秘密图纸》以及后来的《黑三角》更是看得我们小心脏跳动异常。有时候夜间做梦都喊冲啊,杀啊,抓特务啊。女孩和女生不是太喜欢战斗片,反特、农村生活片子好像是最爱。
3:追喜欢的电影和明星也很辛苦。 有时遇上喜欢的战斗片,如《英雄儿女》、《上甘岭》、《黑三角》等好电影,或者遇上喜欢的孙道临、达式常、王心刚、杨在葆、刘世龙演的片子,在别的小队先上映,我们只好先上别的队去看。因为喜欢,我和小伙伴曾经把《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看过六遍。十一、二岁时,因人长得小,爹妈担心晚上回来走丢了,不让去,只能背着父母,央求姐姐带着去。有时因为停电,等待的过程中,就枕着姐姐的腿睡着了。
女孩子们也喜欢追电影和明星。1975年,《闪闪的红星》上映了。女生们看到冬子妈妈被敌人用火烧死,冬子成了孤儿,都哭得稀里哗啦。我至今记得,女生们除喜欢达式常、王心刚,也喜欢王晓棠、祝希娟和后期的黄婉秋。
4、看电影后的模仿和学唱电影插曲。 那时男孩们看完电影,第二天就开始模仿,女生则讲昨晚电影的主角,唱电影插曲。看完《半夜鸡叫》男生就开始捏着鼻子学公鸡打鸣;看完《南征北战》就学:李军长,快来拉兄弟一把吧;看完《闪闪的红星》就学: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看完《英雄儿女》就学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那时的电影歌曲很有感染力。常常是一部电影刚放映完没几天,插曲就流行开来。如:《地道战》插曲:“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照的咱们心里亮......”;《闪闪的红星》:“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草原英雄小姐妹》:“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呀星星多,不如我们公社的羊儿多......”;《红灯记》:“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5:我模仿坏人,校长“奖励”我一记炮脚 。那是1973年初夏,刚12岁的笔者那是非常顽皮。头一天晚上刚刚看完《智取威虎山》,第二天早上来到学校。由于是早自习时间,我就跑到黑板前的土讲台上对着同学们,学着小炉匠栾平一边右手打自己嘴巴,一边喊着“我该死、我该死”,引得同学哄堂大笑。我正得意着,未料到当校长的堂兄悄悄走到我身边,喊着“我叫你该死。。。。。。”一记炮脚把我踹下讲台。
6:那时电影的缺陷。 文革后期的电影受那个时代的限制,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一是 人物过于脸谱化,即便你是小孩子,也一眼能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且好人过于高大上。二是不允许表现男女间的感情和爱情。8个样板戏,不论男女主角,统统没有老婆或丈夫,更没有男女朋友。《红灯记》里,李奶奶、李玉和、李铁梅都是光棍。
四、四人帮倒台,农村电影的春天来了
(一)四人帮倒台,可看的电影多起来。 1976年10月,极左的“四人帮”被打倒了。从77年开始,文革前17年好多优秀的故事片解封了。各电影制片厂也开始拍摄一些新的影片。原来凤毛麟角的彩色影片也越来越多了。像《延河战火》就是77年长影拍摄的彩色战斗片。像《喜盈门》、《甜蜜的事业》、《小字辈》、《瞧这一家子》这样反映城乡生活的电影越来越多。武打片也出现了,像《新精武门》和《少林寺》更是风靡一时。国外的影片也开始进入农村。
记得1978年日本的《望乡》在我们那播出,因写的是一位日本军妓,可能有些裸露镜头吧,惹得女社员纷纷大骂:这电影太黄了。
(二)大队买了汽油发电机。 也就是在1977年,随着人们对电影需求越来越多,大队终于下决心买了一部汽油发电机,从此,我们那晚上看电影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那感觉就两个字:幸福。
(三)群星涌现,追星的目标也分散了。 70年代末,也是我国电影复兴的一个重要阶段。新电影不断推出,像《战地黄花》、《从奴隶到将军》、《海外赤子》、《少林寺》、《小字辈》等等。赵丹,于洋,孙道临复出,李连杰、郭凯敏、迟志强等开始走红。于是,我和伙伴们一样,追戏重点各有侧重,喜欢的明星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 。
1980年下半年,笔者开始到县重点中学读高中了。那时手头钱紧,课业较重,两年高中只看了一部电影《佐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