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看电影生这么大气。
2016年,一部《七月与安生》在金马开了两个双黄蛋,送周冬雨与马思纯双双抱得影后,该片亦在各大电影节获奖与提名,硕果累累。

电影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这个曾在那个“举国伤痛”的年代,风靡一时的青春教母,如今再度翻开,就像看到那个刘海必遮眼,裤脚勒死人的非主流时代一样——
愕然又羞耻。
但得益于曾国祥的导演手法,这个本是一地狗血的三角故事,被极具风格化的导筒,诠释出了不同的味道。

当然,即便如此,电影《七月与安生》在当年仍然是遭受了不小的风波。
在如梦似幻的画框外,仍然难掩那股浓烈的非主流青春伤痛文学气息,电影的评价几乎是分为两派,一方被曾国祥的导演能力所折服,从而试图接受这个脱离现实的故事,而另一方则无论如何都无法带入。
《七月与安生》的成功到底基于安妮宝贝的小说功底,还是曾国祥的导演功劳?

五年后,同样一位手举安妮宝贝的大旗,试图复制曾国祥成功的电影,用实打实的分数和票房证明——
《七月与安生》的成功跟安妮宝贝没关系。
《八月未央》

没错,七月之后又来个八月,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的司马昭之心已经写在了脸上。
可结果迎来的却是一个自取其辱的笑话,以及一次规模不小的“盛世吐槽”。
《八月未央》
电影在4月16号上映,首映日拿下1778万票房,次日1403万,第三天811万,几乎是每天拦腰砍一半的数据稳步下滑。
从首映的1700万到317万,《八月未央》只用了4天就为自己判了死刑,最终以 6794万票房惨淡收尾。

票房如此断崖,口碑自然是基础。
《八月未央》评分只有3.4分。
对没错,连此前被众人诟病的《你的婚礼》都有5分,可想而知该电影究竟烂到何种地步。

以至于该电影上映期间,几乎成了各大up主的吐槽火力集中点,随便一搜便是满屏恶嘲。
如久旱逢甘露一般,他们感谢着导演的恩泽,能拍出这部槽点堪比蜂窝煤的神作。

眼看票房与口碑双蹦,制片方终于按捺不住,在4月28日,也就是该电影上映的第12天郑重宣布:
5月4日后,该电影会因“技术原因下片”。
看电影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因技术原因未能上映”,第一次见明明都上了10多天,还能因为“技术原因”下映的。

电影下映后,紧接着就在某平台网播了。
你要说这不是为了着急下映,然后登陆视频平台圈钱我都不信。
说实话,作为一个影视区作者,我经常会写一些上映期的电影评论,或是安利佳作,或是帮助观众排雷,趋利避害权当为读者节约生活成本,但该电影上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全然没有写文章的必要。
但不写,我忍不了。

该片在上映期间,光是撇到“安妮宝贝改编”,再加上钟楚曦和罗晋的主演,我就意识到大事不妙,从而没有下单买票,躲过一劫,但昨天闲来无事,随缘性打开了这部电影。
我的三观,顿时开启了一扇新门。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标准化的狗血故事:
钟楚曦饰演的“未央”生长在单亲家庭,父亲弃妻女远走,母亲因此积怨神经受挫,甚至迁怒于女儿,平日里不是怒吼呵斥就是用高跟鞋跟儿打破她的头,家暴司空见惯。

在这种原生家庭的影响下,未央性格也变得淡薄冷漠,生人勿进。
在一次日语兴趣班中,一位新生坐到未央的邻座,女孩名叫“小乔”(谭松韵饰),天性热情烂漫,在她的主动下,二人很快就成了朝夕相伴的闺蜜。
这里就有第一个槽点: 小乔的设定是长相与未央他妈一模一样。

这我就奇了怪了,从小被妈妈打到现在,怀揣着憎恨与抵触,长大后看到一个和母亲长得形同饼印的人,她不但不退避,反而成了闺蜜?
未央还亲自把他母亲的手镯,送给了小乔,还说这就是:“她注定是属于你的。”
我拿你当朋友,你拿我当妈?
别问,问就是文学。

紧接着,我们的女主未央又见到了电影的男一号,由罗晋饰演的“朝颜”,两人一见面,男主就说了自己有女朋友,而女主也确确实实听到了。
可俩人,还是王八瞅绿豆,对上眼了。
朝颜不顾及女友,开始追求未央,未央也不在乎家暴伤痛,纵身就跳进了“小三儿”坑。
我懂,文学嘛,真爱无价。

本着狗血剧的固定套路,朝颜的女朋友是谁不言自明:
肯定是未央的闺蜜小乔啊。
十年,按照剧情介绍,朝颜与小乔有十年的感情基础,而且马上结婚,就在这个节骨眼,男主就跟未央一见钟情。

意识到眼前的渣男是闺蜜的男友,而自己不偏不倚给闺蜜带了绿帽。
这按照正常人的想法,肯定是要及时纠正错误,要么就切断联系, 就当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要么就自首,让蒙在鼓里的小乔得到一个真相。
可你猜怎么着。
未央不仅没说,还在一次音乐会上,因为看到小乔与朝颜卿卿我我,自己按捺不住跑到山顶放风。

就这么巧,来了个流氓骚扰未央。
又这么巧,朝颜及时赶到,赶走了流氓。
还这么巧,下起了小雨,眼前又凭空出来个灯塔。
然后,虽然跑两步也到山下了,但二人就是为了躲雨走进灯塔。

雨水浸湿了外套,冷,怎么办?
脱。
脱完了只有一个被,未央盖上了,朝颜冷怎么办?
一起盖。
然后,二人就在编剧的鬼使神差下,滚了床单。

好家伙,晚上穿着衣服时,俩人冻得浑身打冷颤。
到了早上直晃晃的光着腚,也没有半点凉意。

咋的?
合着“身体大和谐”能取暖吗?
还是说别人那都是有情饮水饱,你是“有情光腚暖”?
谈恋爱十年,不如野合一晚。
我懂,文学嘛,真爱能取暖。

就这样,明知道朝颜是小乔的男友,但未央仍然畅行无阻与朝颜私会,一边跟朝颜说:“你打开了我心中的枷锁”
(他打开了你什么枷锁?道德沦丧的枷锁?)

一边又跟没事儿人一样,跟闺蜜说什么:
“男人是不会从一而终的”

大姐啊,虽然朝颜不是什么好人,但你也没好到哪去啊?
他是条狗,你充其量就是坨屎啊。
最难受的是:在女主背叛闺蜜,怒当小三的同时,导演还要一直穿插未央儿时被母亲迫害的回忆,每隔一段时间未央母亲就如同邪祟鬼魅一样出现。
好像是在解释: 未央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受过伤。

我可去****!
大哥,人家别的犯罪电影虽然也有不少追溯罪犯童年创伤的剧情,但结局也都是把罪犯抓起来枪毙啊,你这反而来个倒推,把渣女的错归咎在原生家庭上?
原生家庭虽然是病源,但不是伤害他人的借口啊。
就这剧情,没三年脑血栓都写不出来,从弹幕的表现来看就足以可见观众对该片的 喜爱程度。


这还没完。
在和小乔拍婚纱照的时候,朝颜跟她说分手了。
分手后小乔找到未央借宿,朝颜去找小乔,被未央偷摸赶走了。
然后小乔自杀了。

全片唯一的好人,就被这么稀里糊涂玩死了?
只剩下一对渣男浪女互诉衷肠?
我???

我以为电影到这里已经是最后的重磅了,没想到故事的走向仍不屈不挠。
电影的结局,未央怀孕了。
未央挺着大肚子给朝颜打电话,希望他能履行自己的诺言,与自己结婚。为了不丢失一个渣男的职业水准,朝颜直接挂了电话。
然后镜头给了钟楚曦一个大特写,眼泪夺眶而下,涕泗横流,那叫一个惨。

导演把这场哭戏当成落脚点,很明显是想让电影以一个共情为结束,意在讲述未央的“惨”。
主角很惨,故事很惨,人都很惨,全世界都很惨。
说白了就是 “我们的电影很好哭啊,已经演完了,快哭吧”
然后弹幕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哈哈哈哈”
“给爷死”
“大快人心”
一部电影的结尾能引起如此统一的情绪抒发,所谓人物塑造的成功,莫过于此。

而且,让我们整体回溯一下剧情,你会发现一个恐怖故事的暗线:
未央自幼遭受母亲家暴,长大后遇到一个和母亲长相一模一样的女孩,在火速成为她的朋友后就堂而皇之地给她带了绿帽,一边享受床笫之欢,一边又用“男人没一个东西”给闺蜜灌输消极思想。
最后,闺蜜自杀了。
这分明是个复仇故事不是吗?
这是一个送给他母亲的,迟到20年的借尸还仇啊!

而且有一点我必须要重点提一下:本来电影的信息内容就寡淡无味,为了衬托人物的无病呻吟,导演还摒除了大量的配乐,电影只有极少数几组镜头有BGM。
片中三人到了音乐节,竟然没有音乐!!!

你能想象这组镜头没有音乐?
背景里只有重重的脚步声和人物之间的尬聊,时不时MC蹦出一句“让我们嗨起来”。
我的妈,感情这个音乐节是请人们来跳踢踏舞吗?
总之这部电影观感上毫无任何代入感,人物动机莫名其妙,情节发展狗血至极,制作方面更是拙劣,在近乎原始的镜头下,用1.5个小时讲了一个身患斯德哥尔摩的女孩,给闺蜜戴了绿帽,然后自己带球跑的故事。
没有看过该片的,绝对是被幸运之神眷顾过,躲过一场灾难。
结语
本片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据网友爆料,虽然电影剧情如此狗血,实则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优化处理,小说的本身气焰更甚,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像《八月未央》小说评论中,早期的打分均为高分,而低分基本上都是近期新读者评论一样。
这是基于那个特定时代,特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而且这种产物的受众也极为精准。
它是高情绪化的宣泄,在那个信息相对滞缓的年代,还尚有顾影自怜的余地,但经过10余载的思潮进步与信息发展,这种矫揉造作的呻吟,早就不属于主流。
或者说,它从始至终就是个“非主流”。

“安妮宝贝”早就改名叫“庆山”,从叛逆走向日常,郭敬明放弃了《小时代》,赵薇也不再染指《致青春》。
那股青春疼痛,更毋需赘墨。
过时的东西,是挣不到钱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