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精选动态 > 一百元大写(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

一百元大写(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

导读




人民币上有五种文字,就是:汉字、蒙文、藏文、维文和壮文。下面以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为例略加说明:


汉字是国家通用文字,是国内各民族间交际的工具
2023-03-23T11:20:25

人民币上有五种文字,就是:汉字、蒙文、藏文、维文和壮文。下面以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为例略加说明:

汉字是国家通用文字,是国内各民族间交际的工具。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创造的文字,自殷商甲骨文算起已有三千四百多年,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汉字记录的是汉语的语素,所以叫语素文字;构成汉字的字符主要是意符和音符,所以也叫意音文字。例如,“沐”字记录的是汉语“沐”这个语素;它的意义指洗头,由“水”和“木”两个字符组成,“水”表意,是意符,“木”表音,是音符。汉字数字有大写和小写两套,小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万”,大写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人民币上用的是大写数字。大写数字里的“贰陆”是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是“貳陸”。新中国建立后,对汉字进行了简化。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里的“国”和“银”是简化字,和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是“國”和“銀”。人民币上还有辅助汉字的汉语拼音,用在背面两个地方,“中国人民银行100”写作“ZHONGGUO RENMIN YINHANG 100”,另一个地方是“圆”写作YUAN。

人民币背面的右上角有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意思是“中国人民银行100”。这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左上是蒙文,右上是藏文,左下是维文,右下是壮文。从形体上,这四种民族文字比较容易分辨。蒙文从上向下竖写,行款是从左向右。藏文印刷体辅音的上部都有一横,基本齐平。维文是流线体,从右向左书写。壮文用的是拉丁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相同。

蒙文也叫蒙古文,用来记录蒙古语。蒙文创始于13世纪,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和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文。蒙文经过陆续改进,字母数目逐渐增多,拼写法日趋严密,到17世纪发展成为现行蒙文。现行蒙文有29个字母,其中5个是元音,24个是辅音。蒙文字母的写法在词首、词中、词末各有一定的变化,更便于连写。蒙文基本上是按词为单位拼写。在清代,蒙文和满文几乎享有同等崇高的地位,许多皇家建筑的牌匾都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合璧书写。这一时期为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蒙文大藏经》。

藏文是用来记录藏语的。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派他的大臣图米桑布札赴天竺(古印度)学习梵文和佛法,学成回国后仿照印度梵文的天成体创造了藏文。藏文是表音文字,有34个字母,其中有4个元音和30个辅音。藏文自左向右横排。词不分写,音节后加点表示音节界限。藏文的正字法进行过三次大的变革,使藏文更加简明,最后形成了现在的藏文。藏文字母的数量和单词拼写法都适合藏语的特点,至今使用了1400多年。历史上用藏文书写和编译的文献十分丰富,对于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长庆会盟碑”建于唐长庆三年(823)。元代已编成《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

维吾尔文简称维文,是用来记录维吾尔语的。公元7世纪,维吾尔族就用突厥文作为文字。到了10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回鹘文代替了突厥文。11世纪,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新疆,阿拉伯文代替了回鹘文,成为现代的维吾尔文,自右向左横写。维吾尔族在1965年至1982年间推行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主要在学校中使用。1982年9月起恢复使用老文字。现行的维文有32个字母,其中有8个元音,24个辅音。为了便于连写,字母在独用或出现在字首、字中、字末时有不同的写法。

壮文,是用来记录壮语的。壮族原有一种方块壮字,是借用汉字或者仿照汉字自造的汉字类型的字,有很多异体字,各地写法不统一,掌握的人数很有限,没有成为正式通行的文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壮文,1957年开始用来扫盲。“文革”时停止推行。198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积极筹备恢复壮文培训、出版和推行等有关机构,同时对壮文方案做了部分修改,废除26个拉丁字母以外的字母。修订后的壮文方案于1982年3月20日公布推行。壮文在学校教育、科学培养、新闻出版、文艺创作、壮族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