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侯凤超 宗兆洋 于悦
10月14日,“勇当排头兵 建设强省会”济南市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商河专场发布会召开。近期关于商河的热词,再造一个“新商河”频频见诸报端。再造一个“新商河”,商河有哪些新思路?
“再造一个‘新商河’,是商河‘一三四六’工作思路中‘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什么样的商河算是‘新’商河,我们对此进行了具体化、目标化,主要有三重要求。”商河县委书记袁长奎介绍。
首先是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越是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越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按照“工作基础差,标准不能低,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干就干一流;经济总量小,增幅不能低,牢固树立争先意识,争就争上游”的工作要求,践行“团结高效、乘势而为、砥砺担当、敢于胜利”的新时期商河精神,弘扬“知难而进、负重前行特别能吃苦,事争第一、唯旗是夺特别能战斗,勇于付出、不负韶华特别能奉献,雷厉风行、干就干好特别能干事”的商河作风,全面展现“工作标准高、精神状态好、创新能力强、眼界视野宽、遵规守纪严”的商河干部好形象,让会抓落实、善抓落实、抓好落实成为商河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让主动抓落实成为商河党员干部的应有配置,在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上展现一个“新商河”。
再就是高品质县城基本建成。作为连接城市群、都市圈和乡村之间的重要纽带,县城是县域城市化的引擎、高端产业的承载地、人才的集聚地,打造高品质县城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民心所向。近年来,商河加速西部新城区、南部新城区建设,拆迁城区内城中村、棚户区,城市面貌大为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基础配套设施短板,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也缺少就业型的产业。从今年开始,商河全力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在建项目及早建成使用,确保安置房按时回迁,并按照现代化县城标准,实施城市“四大提升”“六化协同”行动,完善城市“五位一体”垂直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中心、文体中心(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配齐配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功能,形成便利群众的10分钟生活圈,全力争取纳入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争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国家级试点县。同时,与起步区、主城区在规划、产业和交通上对接融合,积极构建与中心城区和起步区互联互通的快速交通体系,形成服务省城的1小时通勤圈,充分释放县城区的聚合力、辐射力、带动力,积极打造厚重典雅、时尚繁华的高品质县城,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展现一个“新商河”。
第三是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近年来,商河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8.5亿元、增长9.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04亿元、增长33.4%。今年1-9月,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37亿元、自然增长0.28%、同口径增长7%、税收比重73.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8.4%,外贸进出口完成33.7亿元、增长229.7%,实际使用外资完成7413万美元、完成率123.2%,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逆势稳定的增长来自于商河立足“四大主导产业”“五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新招引的87个项目;来自于228个县级重点、22个市级重点、9个省级重点项目;来自于围绕“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七网”基础设施等领域,上报策划储备的总投资284.95亿元的53个项目;来自于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9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以及已落实11.29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的强力支撑。这为商河跨越发展积蓄了势能,构筑了长足发展的底气。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在经济实力飞跃上展现一个“新商河”。
此外,商河也长远谋划了商河未来发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到2030年实现由远郊县向近郊区、农业县向工业县、欠发达县向较发达县的跨越,打造现代化新城市组团;到2035年,随着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商河努力跨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考评前40名、全省群众满意度调查评价前40名行列,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