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我国高校中计算机类专业一门拥有影响力的课程,本书是第六版的课后习题答案,共分为13章,涵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各个方面,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
第一章 数字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中常见的数字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1. 数制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不同进位的数之间的互相转换。
3. 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加减运算。
4. 浮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运算。
第二章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以及不同数据类型的运算规则。
1. 无符号整数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2. 补码表示法的定义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3. 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及其规范化处理。
4. 数据类型的分类及其运算规则。
第三章 程序的基本机制

本章主要介绍了程序的运行机制,包括指令的格式、指令系统、地址寻址方式、程序状态字等内容。
1. 指令格式的组成及其含义。
2. 指令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3. 寻址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4. 程序状态字的含义及其作用。
第四章 中央处理器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和运作原理,包括数据通路、控制器、中断系统、指令流水线技术等内容。
1. 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原理。
2. 数据通路的组成和作用。
3. 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式。
4. 中断系统的作用及其分类。
5. 指令流水线技术的原理及其优化方法。
第五章 存储器

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中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存储器的访问方式等内容。
1. 存储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
3. 存储器的访问方式及其实现方法。
4.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了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接口和工作原理,包括程序中断、DMA方式、输入输出指令等内容。
1. 输入输出系统的作用及其组成部分。
2. 输入输出接口的类型及其特点。
3. 程序中断和DMA方式的区别及其实现方法。
4. 输入输出指令的分类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