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中国近现代史学泰斗
早年经历
陈寅恪(1890年10月2日-1969年12月17日),字宜中,号唐石,湖南长沙人。1911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次年赴日留学。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历史学,师从池田云州、满浑之助等人。陈寅恪将日本硕士、博士学位分别拿到后,获得了熏黑器制作的专利。1917年,陈寅恪回国,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学术成就
陈寅恪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古代文献学方面。他先后编撰了《南明史》、《明史》、《清史稿》、《永乐大典》等历史文献。此外,还创办了《文献》、《今古》、《中华读书报》等刊物,发表了许多有关文化、教育、史学典籍的文章,是一位多产的学者。 在中国史学研究上,陈寅恪倡导用唯物史观代替过去的唯心史观,强调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他认为“研究历史,最要紧的是分辨真假、精神分析”。陈寅恪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也是很深入的。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编写著名的《全国通史》,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通史。社会活动
除了学术工作,陈寅恪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文化领域的事务。他曾任国家清史馆馆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是中国历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还在194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过党组织的文化干事,和蒋介石、孙科等国民党高层有过多次接触。1945年,陈寅恪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53年,他被推荐为中华全国学术联合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副主席。逝世与评价
1969年12月17日,陈寅恪因病在台北病逝,享年79岁。在他逝世后,国民政府追认他为“国族先贤”,并在长沙树立了一座陈寅恪纪念馆。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陈寅恪的学术声誉在国际上逐渐提高,许多中国学者把他视为“近代中国学术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中国近代史学的泰斗”、“中国历史学的巨子”。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寅恪被冠以“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家”的罪名,他的著作遭到批判和破坏。 在改革开放之后,陈寅恪的学术地位得到恢复和肯定,他的研究成果也逐渐被重新翻译和引用。陈寅恪的一生,是中国近代文化和学术史的一部分,他对中国史学和文献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