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联动
数天守候
多人拍摄
我们集齐一组
难得的同框合影照
过境时刻
天地相望
中国四大发射场的航天人
终于等到你——
中国空间站
(一)
出征时,送你
归来时,迎你
在天上,牵挂你
2021年11月21日
“中国宫”飞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在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网友李明堂用镜头记录下
这个经典瞬间

中国空间站飞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李明堂 摄)
两个多月前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这里起飞
与天和核心舱成功“牵手”
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共同组成
独一无二的“中国宫”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平台工作人员更换回转平台齿轮油。(姚军鹏 摄)
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这里起飞
天上一曲《东方红》
领唱华夏航天歌
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出征太空
中华民族飞天梦圆
从那时起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出现在浩瀚太空
(二)
2021年11月25日
“中国宫”过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空间站飞经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王增何 摄)
这是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航天发射中心
主要承担
极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等任务
目前具备发射多类型号、多个射向火箭卫星能力
2021年10月14日
完成第100次航天发射任务

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郑斌 摄)
举“风云”
送“铱星”
托“资源”
拓海疆
半个世纪以来
已将200余颗卫星送入轨道
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10余个第一

12月2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卫星。(郑斌 摄)
(三)
2021年12月21日19时
冬至
天朗气清
繁星点点
“中国宫”经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
与功勋塔架天地相望

中国空间站飞经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网友157******93 摄)
“网友157******93”是名航天人
为了捕捉“中国宫”过境时
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在功勋塔架旁蹲守多日

2003年12月29日,群山环抱中的西昌发射场。(新华社记者查春明 摄)
建于1970年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管理使用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
其中的西昌发射场
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等航天发射任务
是我国发射卫星最多对外开放最早
发射轨道最高的航天发射场

1990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塔架建设安装现场。(资料照片)
照片中的功勋塔架
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铸“天链”
在2021年的倒数第二天
成为我国率先突破百次发射的发射工位
第一个10次发射用了6年
第十个10次发射仅用1年多
二号工位亮眼的成绩单
正是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四)
蓝天碧海
椰树海风
2021年8月22日
“中国宫”飞临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上空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座
完全对外开放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中国空间站飞经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网友2373210 摄
由此前推
3个月零23天之前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拔地而起
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2个月零23天之前
天舟二号满载货物
在习习海风中飞赴天河
近一个月之后
天舟三号再度出发
追寻并“牵手”天和

5月29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郭文彬 摄)
2022年
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
也会相继从这里起飞
我国将正式建成空间站
可以预见
几个月后
“中国宫”会更靓更亮
新华社客户端#全球拍天宫#征集活动
持续进行中
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投稿
快来参与吧

出品:李学勇、陈凯星、邹声文
监制:黄明、李砺寒、齐慧杰
策划:李国利、黄庆华
制作:黄一宸、张瑞杰、刘艺、杨晓敏
编辑:胡碧霞、孔唯千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宣传局
中国航天员中心
联合出品